今天不上班,小姐出遊去!!
08:20 台南出發--> 09:40 故宮南院 --> 10:00 導覽 --> 12:10 買紀念品--> 12:50 離開南院前往御牛殿 --> 13:00 午餐 --> 14:20 飯後前往檜意森活村 --> 15:30 抵達檜意森活村開始瞎拚之旅 --> 16:40 前往林聰明砂鍋魚頭 --> 16:50 採買加進食--> 18:00 賦歸
今天,好久沒一起出門鬼混的姊妹們,又合體啦!! 請你們原諒我,最近眼裡只有球,好久沒和大家一起出門了,終於的終於,懷著開心雀躍的心情和大家一起出遊囉!!
在車上,我們瘋狂的聊著自助行的美麗願景。啊! 扎姊,等我嘿~~我一定要衝去看妳^^
故宮南院
提醒各位看官,故宮南院是要預約的唷!
預約網址--> https://tickets.npm.gov.tw/
[參觀注意事項]:
1.已完成預約者,請於預約時間前報到,超過20分鐘未取票者,預約即失效;參觀前一日中午12時起,即不提供隔日之預約紀錄修改及取消作業,煩請配合於規定時間內自行完成線上作業。
2.每月20日中午12時0分起,開放次2個月之預約參觀服務。因開放之際湧入大量人潮,系統較為繁忙,通知信函將延遲約30分鐘寄送,不便之處請見諒。
3.為提供您最佳參觀品質,故宮南院實施人流管控,恕不受理當日預約。現場候補一律屬於「個人參觀券」,恕不受理「團體參觀券」之購買。
4.館內展示文物眾多,為維持最佳參觀品質,本館最後入場時間為下午4時(最遲須於下午4時30分完成取票作業),下午4時45分將提醒您下午5時閉館清場時間
5.最後,提醒大家一個超重要的事情,就是請記得帶您的預約碼還有身分證(或其他能證明身分的文件)臨櫃辦理唷^^
6.每天的10:00和15:00都有專人導覽唷,只需要30元^^,就會發給您一個非常清楚的耳機囉^^
太幸運了, 我們參加了經驗老道的老師講解^^開心!
而且,超開心的....館內開放不使用閃光燈攝影拍照,這時候~就突然發現大光圈好重要唷^^
YA! 開放拍照,真令人開心^^
我們今天遇到一位菜鳥實習大哥, 他的熱情講解……很熱情!
他常常問我們說[我的講解像不像第四台賣膏藥的??]
大哥! 我們非常認認真真的回答您!
您,人帥講解正,今天的講解帶給我們一個愉快的博物館經驗,希望您早日過關取得正式資格^^
今天幸運的我們參觀到下列展覽:
【肉形石】
蘇東坡食豬肉詩云:「黃州好豬肉,價值等糞土,富貴不肯喫,貧者不解煮;漫著火少著水,火候定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東坡坦蕩又細膩的性格,由此詩可見一斑。此一肉形石,皮、脂、肉三層溫潤油亮,配得上東坡打一碗來,飽得自家心口開。此器為天然豬肉形石,酷似臘肉,面上毛孔星佈,皮下肥瘦相間,狀甚逼真。為故宮所藏「巧作玉器」中,最受矚的作品之。傳說:故宮博物院這一塊豬肉形石,許多人都提出一個問題,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也有傳說,這塊豬肉形石有可能是經藝術家用過功夫的,這塊石頭,原來有些像肉,藝術家用他們的經驗,加以添加顏色,使它更像一塊紅燒肉。對於如此肖真的豬肉形石,您自己的看法呢?考據:究竟這塊內形石是不是天生的呢?其實只要明白瑪瑙礦物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形成的,就不會懷這塊肉形石是天生的了。在自然界中岩石和岩石間,常有一些裂隙與空間,富含二氧化矽的水在其間流動,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逐漸在洞壁上沉積出固體的玉髓來。經過漫長的歲月,層層堆積,每段時間水中所含的雜質不同,所以每層的顏色也不同。不透明的玉髓又可稱作「碧石」。這塊肉形石,就是有一層一層不同顏色的碧石。
【絢麗多姿—院藏南亞服飾特展】
龍袍~~
雖然,此館展出的品項爆多,但是.....我的眼睛有業障,我只看的到龍袍!
這個文物是對岸借展的唷,展覽期限有限,想參觀的要快,媽媽威~~做工精美,刺繡活靈活現,古時候的皇帝......好大呀!!
【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
在這個展區我們看到了
《誕生佛》
明(1368-1644)
西元16 世紀
彭楷棟先生捐贈
為何手指天呢?? 原來是因為 釋迦牟尼佛誕生時,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寺院於佛誕日(四月八日)舉行浴佛活動,以淨水、茶湯或五色水等,提供信徒灌沐誕生佛像,故亦稱為灌佛會。由於此儀式的特殊性,現存的造像大多為銅製,而且以尺寸偏小的居多,約十至三十公分之間。
此尊誕生佛像的外形與圖錄3相近,頂無肉髻相,光素無紋宛若新生兒。方頭大耳,帶有白毫的天庭飽滿,雙頰豐腴,上下眼瞼勾以深深的眼線,再配合上揚的菱角嘴,使得五官扁平的臉龐 露出微笑。全身圓滾肥厚,上身較長,著鑲有連珠紋邊飾的牡丹肚兜,吊帶巧妙地掩飾臂膀的銜接處,與上述的誕生佛像相同。肚兜緊貼著軀體,不但強調祂凸出的上腹部,也略顯其腰身,應為約十六世紀明代晚期之作。
《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
清康熙8 年(1669)內府泥金寫本
磁青紙、泥金;木板、金、彩繪,鑲嵌寶石
每張經葉縱33 公分 橫87.5 公分
傳說《龍藏經》除有珍貴文獻價值外,據說還有強大法力,看過的人能享七世福報。據傳,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晚期,因聲勢低迷,曾經要求進入故宮,密覽《龍藏經》「求好運」。故宮副院長馮明珠證實,陳水扁在2008年確實看過《龍藏經》。
《龍藏經》除了能賜福外,據台北故宮館內人員透露,館方還曾拿《龍藏經》做為「鎮邪」之用。由於台北故宮位於外雙溪旁半山腰間,濕氣很重,且故宮後山在日據時期是日本毒蛇研究基地,異類很多,再加上館內文物多有千年以上歷史,因此據傳陰氣甚重,鬼話時有所聞。
而陰氣最重之處,據說就是以前為亂葬崗的行政大樓,常有員工看到不乾淨的東西。館內人員透露,故宮高層曾指示在行政大樓內秘密展示《龍藏經》,此後情況就有好轉。
龍藏經,全名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是奉清聖祖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之命修造。全帙一百零八函,以藏文泥金書寫在特製的磁青箋上,上下經板彩繪七百五十六尊諸佛造像,飾以各式鑲嵌珠寶,再以黃、紅、綠、藍、白五色絲繡經簾保護。根據實物丈量,每函縱33公分,橫87.5公分,厚300—500餘葉不等,各重約50餘公斤;每函配備有裝幀所用絲、棉等材質袍袱、五色經繩及最外層用以保護經函的經衣。 據滿文《總管內務府檔案》記載,《龍藏經》從發起到完成,孝莊太皇太后都傾注心血,她在年僅十四歲孫兒康熙皇帝支持下,力排眾議,突破人、財、物各方面阻力和困難,並在娘家蒙古科爾沁部族的支援下,費時兩年,於清康熙八年(1669)完成了這皇皇巨構。當時寫經團隊分僧俗兩班,僧班寫經共一百七十一名喇嘛;俗班負責採辦調度所需物資、張羅參與寫經者的飲食起居和安全防衛等,人數不詳,由內務府總管其事。據康熙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內大臣米思翰等〈預估抄造甘珠爾經應用金粉數目奏本〉載:「一百零八塊上經板,每塊需要五塊飛金,共需五百四十塊;經葉五萬三百張,每四葉以飛金三塊計,需三萬七千七百二十五塊,總需飛金三萬八千二百六十五塊;每塊以銀九兩七錢計,共需銀三十七萬一千一百七十五兩五錢;經板上七百五十六位佛尊,共需金粉一千七百八十二兩。」說明耗費之巨。飛金是極薄金箔,寫經期間,北方飛金用盡,又到南方採辦;至於裝幀用的經簾和袱包等由江寧、蘇州、杭州織造承造。再者,飛金既是如此昂貴之物,正式寫經前,先用白紙打樣;喇嘛打樣起稿期間,日供一餐,茶歇兩次;寫經期間,日供兩餐,茶歇三次;說明了僧班是在茶足飯飽下慢慢書寫,保證了《龍藏經》的品質。證之於實物,一百零八函,五萬多葉經文,泥金成色飽滿,藏文書寫端正,造像華麗莊嚴,裝幀考究精美,極富皇家氣派。
真的很誇張唷,連包裹經文的包裝都極為講究,美輪美奐。值得親自去瞧瞧唷^^
【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
雖然傳入的伊斯蘭玉器原作地並不單一,但統計加刻了御製詩的實物並分析御製詩的內容可知,最令乾隆皇帝「驚艷」的,主要是典型蒙兀兒帝國最高等級玉器,如:花式碗、雙柄碗、瓜瓣杯等。
潔淨無瑕、典雅優美,是這類玉器的特點,但乾隆皇帝更欣賞它們色澤、質感,與造形的協調性;所雕花葉紋看起來層層疊疊,摸起來卻很光平;雖然玉料堅韌冰冷,卻表現了自然界的昂然生機。
他認為薄、透、輕巧,是痕都斯坦玉工的絕技。打從乾隆三十三年(1768)他第一次見到一對雕琢花葉紋玉盤時,可能是葉爾羌的官員提供錯誤的訊息,讓乾隆皇帝一輩子都以為痕都斯坦玉器是用水磨的,驚訝之餘,皇帝讚美這真是「鬼工」、「仙工」。
本單元以精彩選件,搭配清高宗(就是那個十全老人,閒到每天題詩的乾隆帝)御製詩文,一併展出,端看這位日理萬機、開疆拓土、雄才大略的君主,如何傾倒在蒙兀兒帝國沙加罕所引領的藝術風尚下。
這是裝香料的
這是吐痰的.....沒看錯唷! 漂亮的要命,還有很多寶石.....竟然是拿來吐痰用的 ~___~"
漂亮的玉石刀,恩! 玉石的硬度千萬別小看它囉!
【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
【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
看展心得:
故宮南院,展場大,展櫃設計寬敞^^,比北故宮舒服多人
古時候的皇帝使用物品精美豪華到一個誇張的地步,古時候的工匠技藝,鬼斧神工嘆為觀止!!
飽飽的知性之旅,開心^___^
最後的最後,差點忘記說了,南故宮飽附爭議的獸首,快要被砍囉,想要看一下類似文革概念後被砍頭的裝飾品的人,咖手要緊唷!!
瞎忙了一上午,肚子餓了,開始我們的瘋狂進食
午餐,我們前往 御牛殿(嘉義全牛料理)
http://ustv.bobitag.com/site/subject/1630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祥和三路西段73號
電話:+88653622998
營業時間:11:00~14:00、16:30~21:00
這間店離南故宮算近唷,開車大約5分鐘,附近好停車。若真要說這間店有甚麼不好,就是[價格]!沒有太便宜唷,若問我們這幾個過熟小姐,這間店好吃嗎??
嗯!怎麼說呢.....
今日菜單:
紅燒牛肉鍋(味道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
+ 綜合魯盤
+ 三杯牛腱心(很Q彈,是一到考驗牙齒的菜)
+ 牛暔煲
今日午餐每人花費約500元
吃飽飯後,眾姊妹決定來個消食之旅,所以我們驅車前往檜意森活村
【檜意森活村官方簡介】
電話:06-277-7235
地址: 嘉義市東區林森東路1號
全區佔地約3.4公頃,相當於現今嘉義市立棒球場再加上東區體育館的面積。其範圍以林森東路劃分為南北兩塊腹地。北邊即是現今「一心二葉館」坐落的區域,早期為日籍基層職員的宿舍群,而南方一帶則是高級職等的官舍。 檜町在越過一甲子以上的歲月洗禮之後,以日式傳統工法以及盡可能的原材料進行修復,目前保留下來28棟木構造歷史建築。歷經四年的整建,始得重現當年檜村的風華。這裡不僅是台灣最早的林業村,也是保存最完整、範圍最廣之日式官舍建築群。因此,嘉義市政府於2005年將上述建築群登錄為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
市定古蹟營林俱樂部,大約興建於1914年間,屬於當時臺灣總督府營林局的休閒娛樂場所。建築風格仿造歐洲17世紀英國都鐸式建築,室內面積約有75坪。1946年曾作為林管處禮堂,1948年改為忠孝幼稚園,1984年由法務部調查局嘉義縣調查站借用辦公,至1987年歸還,爾後挪為林務局單身員工宿舍。如今名列嘉義市定古蹟,承載林業歷史的記憶。
28棟日式木造歷史建築群,從形式上可分為高級主管的一戶建、主管及眷屬的二戶建、眷屬宿舍的四戶建以及單身宿舍的連棟建。不僅規劃錯落有致,深具和風情緻,並且在整個建築聚落中,設有公共澡堂的湯屋和招待所,滿足生活機能與商業功能的雙重結合,重現當年建村時的布局巧思。
在歷經四年修復與規劃的檜意森活村,如今得以重現舊時日式宿舍的風貌,帶領我們一窺早期阿里山林業開發生活史。其不僅具有保留歷史建築與古蹟的文化意義,更是深具地方文史資產的教育功能。因此,當我們開啟拉門的剎那,靜謐中恍然時空穿越,在撲鼻的檜木香氣中,一腳踏進了歷史-先人的生活環境-之中。當我們輕緩地走過泛黃的文化積澱後,新綠的生命脈動將在心中綻放,讓歷史繼續傳承,故事不停創新。
這個裡面,已經變成了是個很好殺底片和買名產的地方唷。
原本有KANO的拍攝場景---近藤教練的家,現在已經被甜品店取代了。
森活村裏面,我最喜歡的有方塊酥,福義軒和幸運貓
偷偷提一下,福義軒,在這裡是不用抽牌的,也沒有限制一次買幾包,不過......他們沒有家庭包的蛋捲,只有真空包的。
而幸運貓,在這裡的售價......嘿嘿嘿!比HOLA便宜唷,約8折價。好恨呀,東西買太多,沒有手來進攻了~____~"
哈尼和小莉莉,死都不想在這裡拍照,因為他們不想看到,歲月和地心引力是如何摧殘我們幾個可愛的姑娘!!
嘻嘻嘻嘻,寫到這裡.....我心虛了^^"
檜意森活村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搭乘火車或客運,至嘉義火車站下車,沿著林森西路步行約20分鐘即可到達檜意森活村。
【自行開車】
1.國道1號-->嘉義交流道下-->往嘉義方向-->直行北港路(縣道159)-->左轉博愛路(省道1)-->過博愛路橋-->右轉忠孝路-->直行林森東路-->檜意森活村。
2.國道3號-->竹崎交流道下-->往嘉義方向行駛林森東路-->直行至忠孝路口-->檜意森活村。
林聰明砂鍋魚頭
http://www.smartfish.com.tw/
中正店址:嘉義市中正路361號 下午4點 ~ 晚上10點
光華店址:嘉義市光華路122號 下午3點 ~ 晚上11點
因為去過太多次了,在加上有點毛毛雨了,所以就懶得帶相機出門了。在這裡一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資訊,中正店是老店,位置不多,而且16:00才開始營業唷,和光華店不同,晚了約一小時才營業。
另外偷偷提醒一下,老店有在賣[非冷凍]的打包貨,光華店外帶就只有[真空包]。
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請記住唷…..內用的人若需要外帶,請由外帶處去排隊,就算你在內用,若需外帶,一樣要去外帶隊伍中排隊唷!!
今天,熊熊給他發現,砂鍋魚頭,最最最重要的靈魂是[沙茶醬]。我們是買熱的現包,發現店家在打包時,舀沙茶醬那種阿莎力的氣勢,真恐怖....突然有種感覺吃下去會肥死的feeling!